等风来更要引风走

24.08.2017  15:03

大洋网讯 主风廊+次风廊,构成广州城区通风廊道体系。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国规委获悉,广州拟在市域层次规划5条主通风廊道,即珠江前航道、珠江后航道、狮子洋-帽峰山、番禺中部、大夫山-珠江西航道。

相关规划仍在修改完善

目前,《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已完成中期成果并通过专家评审,正在根据专家、部门、区政府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其中,“风环境与风廊系统研究”,是广州总体城市设计中的一个专题。

据了解,该专题在研究分析广州城市风环境与热岛效应特征基础上,开展了广州通风廊道系统研究,提出以面向“缓解广州夏季热岛效应,提升气候舒适度”为主要目标开展风廊研究与规划。规划对廊道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提出了开敞空间预留、建筑形态控制等方面的指引和要求,引导微观层面城市规划设计中纳入气候因素的考量,落实通风廊道内的建设控制。

据悉,该规划与《广州市生态廊道总体规划》相互补充。

临街建筑底层设骑楼或架空

记者了解到,结合广州的主导风向和开敞空间布局,“风环境与风廊系统研究”提出,广州城市风廊在市域层次构建5条主通风廊道,细化中部地区5主22次的通风廊道体系。具体包括:珠江前航道、珠江后航道、狮子洋-帽峰山、番禺中部、大夫山-珠江西航道等主风廊,广州大道、广园快速、乌涌-科学城、天河儿童乐园-公坑顶等次风廊。

规划还划定了迎风控制区、强风利用区、静风改善区共三类风环境控制区,加强对广州风环境条件不佳以及未来重点发展地区的改善与预防。

结合城市设计和控规落实风廊控制,专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要求。其中包括:要求保障主次风廊150米和80米以上的控制宽度;对廊道范围内用地控制开发建设增量、增加绿化及开敞空间等通风入口、临街建筑底层设置骑楼、架空或退台形式等要求;建议新建项目应进行风环境评估,作为开发建设前置条件。

(信时记者成小珍 见习记者奚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