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圆满落幕
●本报记者 王玉婷 见习记者 林丽妙 钟妃彬
2017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在器乐合奏《汉乐大锣鼓》表演中拉开序幕。
28日,2017’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圆满落幕。此次为期6天的艺术周集中展示了广东汉乐、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木偶戏、龙舞等非遗项目,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为市民献上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促进了我市非遗和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今起,本报将通过“掌上梅州”评选活动最受欢迎剧目、通过微信“梅州日报”评选活动最具人气演员,诚邀读者参与评选。
题材“接地气” 表演“客味”浓
“你行路不知高低坎,乱摘穷帽为什么?”“一团乱象中间破,不让坏水聚风波。”“算盘珠子莫拨错,上上下下难求和。”“民众心中有杆秤,称天称地还称我”……年轻扶贫干部李文浩和家境宽裕的“贫困户”目睡鸟对唱客家山歌,争论“扶贫”乱象。
这是大型山歌剧《春闹》里的精彩一幕。该剧以“扶贫”为题材,通过轻松诙谐的演绎方式,让观众感受客家山歌魅力,并进一步了解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
此次艺术周展演,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既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又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不论是《青春无愧对夕阳》《墙》《带您去看海》等现代剧目,还是《化子进城》《水漫金山》《曹操与献帝》等新编古剧,都从题材创作、艺术形式等进行了创新,并融入了大量客家元素,使观众们从传统中看到创新,从艺术表演中感受客家文化。
梅县区木偶传习所的年轻演员们进行提线木偶表演《木偶杂耍》。
“以前木偶剧的音乐唱腔以广东汉剧为主,这次我们进行了改良,融入了客家山歌和客家小调,让表演更有‘味道’。”提线木偶剧《化子进城》导演、梅县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巫启胜说。而山歌剧《墙》导演丘怀好则将创作聚焦政府重点工作,宣传政府新政策、宣扬干部新风貌。他说:“我们将文艺作品与政府工作中心结合在一起,想让大家看到广大干部付出的努力,以此引起大家的关注。”
亮点多看点多 获各方“点赞”
除开幕式举行了非遗项目展演外,此次艺术周共有11个参演单位、近700名参演人员,奉上了大戏、小戏、木偶戏共10台以及客家山歌唱腔比赛等节目。“从3月份筹办以来,各地各单位精心组织人员创作编排作品参加艺术周。”市文广新局艺术与非遗科相关工作人员说,此次活动亮点多、看点多,参演参展的项目主要以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和地方戏曲为主。
国家一级编剧赖汉衍认为,此次艺术周吸引了大批“粉丝”前来观看,市民们在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中,强烈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活动也提升了城市文化气质,展示了平和、厚重却铿锵有力的文化力量,实现文化社会生态经济的和谐一体化发展。
此外,记者在每场展演中都看到人气满满,不少市民携老扶幼前来观看。“客家气息浓郁,还有很多‘土话’,让人听了忍俊不禁,又很亲切。客家山歌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带着女儿前来观看展演的市民刘钦说。“剧情不错,表演也好,看得津津有味。”市民郑小姐说。
而此次艺术周上举行的客家山歌唱腔比赛,也收到好评连连。“给了孩子展示才艺的平台,还能锻炼她的胆量。”少儿组选手徐诗淇的家长说。“年轻人很需要这样大平台,从中磨炼自己,学习他人,发现不足,得到进步。”获得成年组金奖的选手陈婷霞说。
培育文艺队伍 带动文化市场
此次艺术周集中展示了我市非遗保护和艺术精品创作的优秀文化成果,既是一个展现平台、又是一个沟通桥梁,在引导带动我市文化市场发展、助推文艺队伍加快成长、促进各院团艺术创作方面有积极意义。
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民俗歌舞《梅江船歌》。(图片均为连志城 摄)
“梅州市非遗艺术周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促进了各县(市、区)文艺团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推动我市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像这一次,不光涌现一批比较有质量的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让一帮年轻的编创人员、演员崭露头角,这对梅州打造广东文化高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一级编剧林文祥说。
“从梅州各县(市、区)的剧团的精彩展演中,既看到了传统戏曲的回归,也看到了地方戏曲的创新。剧团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现代审美,融入了地方特色,使戏曲传承不再单调,在创新中迸发出生命力。”省艺研所戏剧评论家黄竞莹说。
国家一级编剧范莎侠也表示,剧团的核心是人。院团想要发展,人才的保存是最重要的保障。此次艺术周注重优秀演员的培养、作曲和乐队人才的建设,是剧种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文艺院团、文艺队伍的发展所在。
支持最受欢迎剧目,请扫这里
支持最具人气表演者,请扫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