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锦笑:防止医护感染,与病毒“隔空交战”

16.04.2020  14:27

可消毒的传递窗、医务人员通道分区管理、自制防护面屏……完成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支援工作返回洪梅后,锦笑带回诸多宝贵“经验”,带动洪梅医院的院感工作全面提升。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四周管墙壁。”袁锦笑说,院感人每天和病毒“隔空交战”,为的就是筑牢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医生、患者之间不被交叉感染,保障医院这个前线阵地的安全。

接手重任

支援市九院一线

袁锦笑在洪梅医院从事院感工作多年,已有丰富的经验。她说,近些年医疗体系经历了非典、甲流等传染病的防控,但大都停留在预防的层面,“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才是要真真正正的面对,我们也是主战场,这次疫情将我们感控人推向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与直接同患者打交道的医生和护士相比,“院感”工作者显得更加“默默无闻”。通俗理解,院感就是医院内的感染控制,保护医生、患者之间不发生交叉感染,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引发医疗救治体系的崩溃。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袁锦笑与其他院感人一起,首先推动病区等施工改造工作。1月30日,洪梅接到通知,洪梅医院要作为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后备医院。在短时间内,不仅要腾空整个医院的患者和护理院的长者,还要将普通病区改造成可以收治传染病患者的病区。同时,发热门诊要求重新设置。

袁锦笑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多次与总务、护理走现场、画图纸。在理顺了这些工作,工程动工之时,袁锦笑得知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九院”)防控工作需要支援,又立即响应,加入到一线防控支援工作。直到12天后,因洪梅医院的改造工作需要,袁锦笑才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

查漏补缺

确保每一环节不出错

回到洪梅医院后,袁锦笑草拟了《洪梅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手册》。厚厚的一叠,五大部分六十多条,凝结了她多年的心血和最新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

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工作是边做边摸索,不懂就问,不懂就查规范,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袁锦笑说,在市九院支援时自己每天都绷得很紧,也非常珍惜能去九院的机会。

市九院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袁锦笑坦言,去之前担心自己不熟悉路线,影响工作进度,后来发现医院内部规范明确,一切工作井井有条。

袁锦笑的工作是对市九院各病区的防控工作查漏补缺,有时会站在玻璃门前观察出病区的医务人员脱防护服有没有污染自己,有时观察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没有做好防护,有没有正确防护,及时发现隐患及时纠正。遇到新员工来了,她也马上组织培训,保证他们上岗前掌握脱防护用品、手卫生等正确措施。

那些天里,袁锦笑每天跟着九院的同事下病房,熟悉环境流程走向布局、标识设置、物品放置、物品种类需求,袁锦笑也“偷偷”地做着记录,对比洪梅医院需要添加的,需要布置的,马上记下来。

迎难而上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在市九院完成工作后,袁锦笑马上投入洪梅医院的院感工作,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四周管墙壁。”袁锦笑介绍,院感工作贯穿全个流程,不仅涉及医疗、护理,其中还包括了后勤、保洁、医疗废物等各环节,大到建筑布局、改建,小到台面有尘埃的监测等。

无论是坐在办公室,还是走在路上,都有可能在工作,看见护士可能会问“配置好的消毒液写了标识时间吗?”看到保洁员会问“医疗垃圾袋套了两层吗?”看到医生还会提醒“使用过的隔离衣要挂在这里”……就这样,在每天琐碎的细节中,年纪轻轻的袁锦笑变成了“唠叨老袁”。

袁锦笑感叹“医护人员很不容易”,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至少四个小时。对于袁锦笑来说,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是带着使命入行的,敢于担当,迎难而上。

全媒体记者 赖婉莹 通讯员 莫换南/文

洪梅供图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