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线西朗至燕岗段完成空载试运行

14.12.2015  15:12
   40多项联调和演练同步进行

  广佛线西朗至燕岗段已完成了40多项的联调和演练项目,为年底的开通试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佛线西朗至燕岗段的联调项目包括了综合监控与各系统间的联调、信号系统联调及供电系统联调等,全部涵盖地铁运营的各子系统。其中,综合监控系统是地铁自动化的核心,通过联调全面验证了综合监控系统与信号、广播、环控、消防、屏蔽门、电扶梯等相关系统的功能。信号系统则是保证地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系统。电力是地铁列车的动力,联调很好地试验证了供电系统在满负荷情况下能否运行稳定,以及特殊供电方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是未来运营稳定性的保证。

  与此同时,为有效检验设备、信号及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协同能力和应急能力,测试各个子系统在突发情况下的稳定性,还开展了20余项的运营演练项目,它们包括了运营组织方案类演练、应急预案类演练、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类演练及环保演练,目前,所有的演练已全部完成,为年底的开通试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试运行测试系统稳定

  为了对新线区段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确保年底的顺利开通运营,广州地铁制订了试运行工作方案,开展了空载试运行。空载试运行期间,广州地铁本着从运行模式、运行时间、行车密度上逐级逐步提高的原则,最终实现了按照试运营开通时列车运行图组织行车。目前,在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全力配合下试运行工作已顺利完成,各项指标经过严格的测试后全部达到国标要求,专家已按国标要求完成了试运营基本条件的全面评估,不日即可开通试运营。

   已进入开通前最后阶段

  由于广佛线魁奇路至西朗段已于2010年开通试运营,如何在完全不影响该段正常运营的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西朗至燕岗段的各项调试和演练工作,是广州地铁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广州地铁组织各专业技术力量开展了大量专题研究,确定了边运营边调试原则,对前提条件、时间安排、行车组织、调试期间故障及事故应急处理等进行了规范,同时对组织架构、进度管控、问题协调、文本编制、信息报告、项目启动等多个纬度的流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现在,未开通站点站台的电视显示屏均能按照正常运营状态显示下一趟列车进站时间,平均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进站,各个出入口的乘车资讯及导向标示均已装好,供残障人士进出车站使用的轮椅坡道、牵引机、盲导带也悉数安装完毕。“目前新开通段各站的服务设施基本安装完毕,而既有线路的乘客界面服务用品已于11月中旬开始陆续更新,预计持续至12月中旬。”广州地铁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佛线西朗至燕岗段目前已全面做好开通试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开通试运营的时刻表组织行车,进一步提高设备运作质量,提高各岗位、工种的磨合度,确保高水平开通试运营。

   行车间隔不低于5分钟

  广佛线是国内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其中魁奇路至西朗段已于2010年11月3日开通试运营。到今年底,将开通西朗至燕岗段,全长约6公里,设鹤洞、沙涌、沙园和燕岗等4个车站。开通后,广佛线魁奇路至燕岗段线路总长约27公里,共设18站,搭乘全程约需42分钟,票价仍延续现行计价办法,全程7元。

  目前广佛线魁奇路至西朗段的日均客运量约16万人次,行车间隔是5分钟。而年底线路开通至燕岗后,全线日均客运量预计翻番,高峰满载率最大约56%。经过客流预测、满载率、服务水平的综合考虑,年底开通至燕岗时,全线高峰期行车间隔将不低于现有5分钟的运营水平,这样的运营安排能够较好地匹配客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西朗至燕岗段的建成通车,新增了沙园站换乘后,广佛两地市民出行将更为方便。以从佛山魁奇路到海珠区沙园为例,开通前需要通过换乘(一、二、八号线)需要78分钟,开通后直达仅约39分钟。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