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迷路“大白”是同一只 身上斑点实为溃疡(图)

22.10.2015  19:00
广佛迷路“大白”为同一只 身上斑点实为溃疡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林文治博士通过记者所拍摄的白海豚背脊照片确认,这头白海豚正是不久前曾在佛山迷路的“大白”,在他的数据库中编号为“0421-YI”。

  编号“0421-YI” 脱水且营养不良斑点实为溃疡

昨日,调皮的“大白”开始躲猫猫,前天它还在珠江桥、太古仓和白鹅潭附近露了露脸,昨天干脆一整天不见踪影,一直没有街坊看到它。直至下午,它才出现在窖口的三江汇流处,连续拱背换气,显得异常活泼。只是,专家就认为,“大白”的情况并不乐观。

从昨日早上8时许开始,广州市渔政部门的船只一直在珠江上搜寻,“我们的6艘快艇发往了市内各个水域。”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姚处长告诉记者,昨日一路巡查了昨天“大白”曾现身的白鹅潭、珠江桥等水域。

然而,“大白”对大规模寻找似乎并不买账,一整天都不见踪影。

苦苦搜寻8个小时,渔政部门发出的3艘快艇抵达窖口,终于在三江汇流处发现了“大白”的踪迹。

昨日,林文治博士通过广州日报记者所拍摄的白海豚背脊照片确认,这头白海豚正是不久前曾在佛山迷路的“大白”,在他的数据库中编号为“0421-YI”。林博士告诉记者,此前他只见过“大白”一次,位于内伶仃岛周围海域。

与此前相比,“大白”的状况更差了,它不但出现了重复搁浅现象,而且身上有了许多斑点,“这些斑点就是它皮肤上的溃疡,从溃疡说明它体内的血液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毒素。此外,它看起来存在脱水现象,并且缺乏营养。”林文治说。

专家意见: 不建议进行声驱不如顺其自然

广州日报记者昨天下午3时许从滨江西路附近的水警码头登上渔政部门快艇,一路上只要看到渔民,渔政工作人员都会停下来询问,然而始终一无所获。直到过了珠江大桥西桥时,听到对岸有人喊:“有海豚!”依靠沿岸渔民和工地工人的指引,记者终于在珠江大桥西面看到了“大白”。

下午4时许,“大白”的头浮出水面,并灵活地拱背。此前“大白”在珠江桥附近徘徊的情形再次出现,今天看到它时,它一直在珠江大桥西附近的水域转悠,看起来比较活跃。

林文治解释,虽然“大白”看上去较为健康,但已经比较年迈,只是与其他在市内水域搁浅的白海豚相比,它的状态相对较好。状态更严重的那些,可能在水中连基本的平衡都掌握不好。

鉴于“大白”目前的状况,得知渔政部门将对其进行声驱,林文治表示并不赞同。他提起2012年曾在佛山市内水域搁浅的另一只白海豚“老白”,当时被捕捞起来通过陆运方式带回保护区进行治疗,存活300多天后离世。

林文治说:“现在的‘大白’和‘老白’状况相似,如果声驱回大海它可能第三次迷路,如果带回保护区治疗,也只是稍微延长它的寿命,并无太大意义。我们应该学会面对,这就是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

林文治建议,让“大白”自行在广州的市内水域生活,但希望有专人能够持续观察它,记录它的状态与行踪。此外,他认为,这也是让市民能近距离观察到野生水生动物的珍贵机会,“希望大家看到它,能好好认识一下白海豚这种动物,也能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

渔政部门:今天进行声驱

今天发现它的时间较晚,天色越来越暗,不方便观察它的动向,所以声驱今天做不成了。”姚处长所在的渔政船很幸运地在窖口发现了“大白”。她告诉记者,发现“大白”后船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征求了专家意见,决定第二天再进行声驱。

姚处长表示,一方面目前“大白”起水频率较低,很难准确定位其位置,驱赶操作难度极大。另一方面,预计驱赶操作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渔政部门计划一早先赶到窖口这一带水域,一旦定位到它,将实施具体驱赶方案。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陈希提醒市民,当看到对白海豚实施声驱时,不要大声喧哗,噪声会让白海豚加速疲劳。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