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警方今年刑拘1516非法集资嫌疑人 涉及"互联网+"金额40多亿

24.12.2015  11:07

人民网广州12月23日电 (林龙勇) 非法集资知多少?本网23日从广东省公安厅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现场了解,2015年1至11月,广东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443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16名,执行逮捕犯罪嫌疑人1026名,涉案金额200余亿元,其中,涉及“互联网+”立案74起,涉及金额40多亿元。

据介绍,根据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工作部署,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全力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5波次“利剑”系列集中收网行动,破获P2P非法集资案件、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以养生养老和股权交易为幌子等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近期,公安部经侦局向全国推广广东总结的工作经验。

民警现场接受市民关于非法集资问题咨询。林龙勇 摄

新型非法集资:“互联网+”新兴行业蔓延   参加展会请专家“坐镇

派发传单、免费旅游、赠送小礼品、许诺高额利润收益、O2O\P2P等互联网创新消费借贷平台……近两年,随着国家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成为网络热词,不法分子也将目光投向互联网。据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介绍,目前全省破获的集资诈骗案件中,一半以上为网上非法集资诈骗案件。据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广东涉及“互联网+”非法集资立案74起,破案45起,涉及金额40多亿元。

根据警方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非法集资的参与人群由中老年群众向多元化发展,犯罪团伙出现集团化、专业化特点。“不法分子打着高科技、新经济、先进营销模式等幌子,蒙骗投资者。”警方指出,犯罪分子以所谓高科技、“互联网+”等新模式模糊犯罪界限,请来专业人士作“参谋”,通过不固定回报率、由代理人负责提现返利等种种手法规避法律、逃避打击。

6月5日至6日,广东警方一举破获某上品互联网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据初步统计,该案涉及全国16个省市,受害人员6000多名,涉案金额约20亿。据悉,该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的概念,聘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学者捧场利用O2O实施非法集资行为。

目前,炙手可热的P2P网贷行业乱象丛生,那么P2P是如何实施非法集资的呢?某某财富案件爆发后,广州天河警方经侦部门回访发现,有近半数受害者反映,他们是在金融类博览会或展会上第一次接触P2P业务。在成立之初,某某财富就常参加各类金融博览会或展会,以显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利用其制作精美的宣传册去吸引投资者。

另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是通过互联网中介平台接触到P2P。警方介绍,这些中介平台号称“提供公平、公正的权威信息”,但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平台上推荐的企业也是良莠不齐,论坛还充斥着各类“水军”,打造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人”,营造一种虚假的抢购氛围。

活动现场,市民正在认真阅读关于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展板,。林龙勇 摄

防范警示:天上不会掉“馅饼”    集资诈骗最高可判无期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国家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另外,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0%,超高投资回报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嫌疑。

天上不会掉馅饼!”广东省公安厅提醒广大群众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不可能一夜暴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不要听信获取年利率20%甚至更高利息、财产增值等谎言,在投资前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对待。如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等为名,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

对于时下盛行的P2P网贷,警方提醒投资者在选择P2P网贷时,应选择注册资金较大、有实有资金注册的公司,警惕回报率过高的投资业务,注意经营地与注册地不一致的P2P公司,远离自融类公司,投资者应保留投资时的网页截屏,保留足够证据保护自身权益。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犯集资诈骗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广东公安机关正告不法分子要及早悬崖勒马,尽快投案自首,否则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同时,群众若发现有非法集资嫌疑的公司或人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