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颠覆!广州名校齐刮“网上先学,课堂后教”风潮
论坛主题演讲
教育界大咖齐聚未来学校国际论坛百家争鸣,共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网上先学,老师课堂后教”的“翻转课堂”已在广州多所名校中成为常态。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指出,“新的信息技术对传统学校教学颠覆性有多大,怎样评估都不为过!”
吴颖民会长发表主题演讲
11月27日,未来学校国际论坛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十三五’规划之年,预见未来五年的‘教育场景’变革”。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线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新高考背景下,面对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学校应解决如何利用新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这也给企业和学校提供了机遇。
众多名校分享了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新实践。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副校长陈丽霞介绍,“现在学校有40多个教师组成的微课团队,我们借助微课辅助学习报告单的形式,让学生们在上课前通过微课预习后,老师先批改学习报告单,了解学情,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课程的重难点和课堂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有困难的可以在课后反复看微课,并且,这些资源可以传承,家长和下一届学生都还可以看。
而东风东路小学校长陈晓则介绍,现在该校一二年级24个班全部实现了使用平板电脑移动学习,一对一学习的比例是占全校班的83.7%,并且已有四成老师的课程放到了网上。另一方面,最近东风东路小学正在向老师推送好用的在线教育工具,并给予推荐在线教育工具的老师星级奖励。
广雅中学教育信息化负责人庾志成介绍了该校独具特色的“云平台”。就是老师只要在原有电脑的基础上做好备课,复制粘贴以后导入教学云平台,接下来根据不同场景把资源分发给学生使用。老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资源,进行分层指导。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老师观看发给他们的学习资源,在平板上完成作业进行提交,会有一个马上的在线统计,谁对谁错,正确率多少都有显示,老师可以进行实时批改,还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无时间限制的答疑和点评。
庾志成指出,“以前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兼顾,课间时间也很少,但是运用这个平板终端以后,师生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每个学生都有了‘私人教练’。”经调查显示,广雅这种“先学后”的学习新模式受到该校85%学生的认可,能明显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黄涛则介绍了广东省实验中学一年前打造的“省而实”教育平台。平台提供微课的超市,把初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用5-10分钟的微课程一一呈现,可供有需要的学生在课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风云对话——在线教育,路该怎么走
企业谈在线教育:若不与学校很好融合,产品可能是失败的
在各大名校各抒己见后,一众在线教育企业负责人也在论坛上踊跃发言。
跟谁学大学校长唐振华则表示,“我们中国有几百家培训机构,70%是亏损的状态,15%是彷徨状态,15%才真正赚钱,其中利润率还下降了14%。”在线教育或许是让培训机构逆袭的有效办法。但唐振华特别提到,教育科技企业若不能很好地和学校融合,其产品可能是失败的。“就如不少教育科技企业推出的微课是碎片化的,其实教育科技企业最重要就是能够让碎片化的产品变系统化。”
而淘宝教育总监郭静则介绍,“现在的孩子都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开展起来没有门槛。我们希望跟机构走出去,通过网络,把优质学习资源推进到中国的基层、北上广家家户户。”
质疑在线教育:阻力重重,或扩大教育不公?
不过,与此同时,与会嘉宾们纷纷对目前在线教育发出质疑声音。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在线教育的实际可行性。对此,广雅中学教育信息化负责人庾志成也表达了他的困惑:“一方面,一些实验的课堂在线上是无法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线上全部完成的。 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拿着iPad和手机到课堂上,家长、老师都不放心。”
其次,是在线教育到底是为师生增负还是减负的问题。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吴海洋认为,“传统教育依然有它的优势。我们的学习是立体的,还有体验、实验式学习,信息化教育是不可能完全取代这些的。”他还提出质疑,在线教育工具引入给学校老师会不会增加老师的负担。而羊城晚报教育主编解素蔚认为,“当前教育的评价手段现在还不变,还是要走高考这一条路,我们要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会不会明显地影响到学生的利益。”
接下来还有师生参与度的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表示,“学校对于移动互联学习平台总体来说是比较被动的,在学校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上面应用的不多。小学看起来比较积极,但总体来说中学落后于小学,供应商的热情高于学校的热情。”中国未来教育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汪晓东博士直指:“没有很多案例证明在线教育很成功。”他认为,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不会用这些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首先要“移动”起来。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课程和教学部助理教授刑丹丹还提出了担忧:“教育技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教育部平等问题。经合组织报告表明,学生的差异并没有因为技术缩小,有可能还进一步加大。以‘翻转教堂’为例,新加坡很多老师利用这种方式,大部分的老师都是觉得大部分的学生都在家里上得了网,但事实并非如此。”
此外,在线教育还存在外部的阻力。庾志成坦言,在学校推动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的最大阻力是客观上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支持,“如果政府不买单,家长要买单。用是大家都愿意用,但我觉得物质支持、经费支持、老师的观念是影响着我们的步子能迈多大的要素。”
精彩内容不断,观众专心记录
展望在线教育:解决学校不能因材施教的弊端
最后,吴颖民做了了主题演讲“把握移动互联网给教育变革带来的机遇”。他表示,“只要我们更好地运用这样新的技术应用到学校教育当中,就能够解决我们现在学校教育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差异教学的弊端,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互动。”
吴颖民呼吁:“当然大家担心学校面对新的东西会分心,这个是新事物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但是不能因为这样而拒绝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