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高等教育强国计划 广东有何动作?

06.11.2015  10:33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这个“总体方案”。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广东有何部署?对此,广东省教育厅暂未给出具体方案,但据记者了解,对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广东已先行一步。

今年4月,广东省专门召开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广东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

经过层层遴选,最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7所高校入选。目前,各校的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获悉,中山大学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有具体部署。

中山大学将培育引进数百位学科领军人才

“国家启动‘统筹推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中山大学而言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中山大学有关负责人11月5日表示,中山大学自“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以来,学校各项工作都围绕着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一流大学而开展。

对于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近期目标则是进入国内高校的第一方阵。

中大透露,学校将重点建设一批创新驱动平台基地,以国家级科研机构标准建设20个左右创新驱动平台基地,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水平。同时,该校将围绕平台建设组建大团队,汇聚一支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为领军人物和重要骨干的师资队伍,包括引进或培育10位院士、30位“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新增100位南粤百杰、长江特聘、杰青等杰出人才、150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及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及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

珠海校区拟建20个整建制学院

此外,学校负责人表示,随着近日中大与深圳市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的建设将是学校发展的新动力”。

中大于今年7月与珠海市签署新型战略合作协议,珠海市五年内将投入20亿元,支持珠海校区建设。

该负责人介绍,中大将在珠海校区建设20个整建制学院,这些学院和学科布局主要聚焦服务南海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如海洋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生物学院等在学科方向上瞄准海洋需求,同时与广州校区的学科错位发展。预计到2020年常驻珠海校区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总数将超过2000人,在校生人数将超过14000人。目前学校已启动全球招聘,将聘用上千优秀学者到珠海校区工作。

而对于近日与深圳市签署协议共同建设的深圳校区,中大表示,该校区将在深圳校区建设约20个院系,教职员人数超过3000人,全日制在校生18000—20000人。深圳校区将主要布局医科和新型工科。

“十三五”期间,中大拟开展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例如,南海海洋研究,围绕“海洋强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筹建万吨级海洋科考船,建立海洋全链条、一体化的科研体系,聚焦数字南海、国家资源安全等战略问题,形成海洋科学学术高地,建设国家南海大科学工程;建设精准医学平台,利用附属医院每年超过1500万病例的资源,建设接近200人规模管理队伍的精准医学标本库,建设接近2000人规模从事分析和计算的生命数据库,建设接近20000人规模的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医学中心;“天琴计划”大科学工程,将围绕广义相对论最后一个未经验证的重大理论问题,开展引力波探测、全球重力场精密测量、国防安全等研究,力争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