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暂未出现感染登革热病例 防控疫情压力增加

14.04.2015  12:10

■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

东莞时间网讯 据省卫生计生委通报,4月11日,我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出现在广州。截至4月12日,我省今年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21例。我市暂未出现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

我市防控登革热的压力增加

在日前采访中,市疾控中心称,我市目前尚无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但眼下,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增多,再加上我市居民普遍有养水生植物的习惯,非常有利于蚊子的繁殖,因此,我市登革热的防控压力将逐渐加大。

由于登革热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所以监测和降低蚊媒密度很重要。为此,我市在8个镇(街)的居民区、村庄、绿化地、机关团体单位开展了成蚊密度监测,目前成蚊密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当前我市登革热疫情形势相对稳定。

市疾控中心表示,7-11月是我市登革热高发期。专家提醒,感染登革热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皮疹等。绝大多数病人病情较轻,但有极少数病人病情危重可能会危及生命。

副省长来莞督导登革热防控

据了解,为了防控登革热,4月13日起,副省长林少春率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负责人到我市及其他地市督导登革热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专家提醒,由于人群普遍容易感染登革热,且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防蚊、灭蚊、清除蚊子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办法。

相关链接

预防登革热做到“三结合”

一是清积水与灭成蚊结合:除了要对成蚊进行杀灭,更重要的是清理积水。市民要积极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底碟、饮水机的水盘等各种闲置容器内的积水;3至5天就应该给水生植物换水;为防止蚊子幼虫的残留,要注意洗净植物的根部;大棵水生植物不容易换水的,可以考虑在其中养鱼;对难以消除或不能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虫缓释剂。

二是里外结合: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外环境的蚊虫采取打药、烟熏等杀灭措施。而对于防疫灭蚊人员进不去的单位及家庭,则需要大家一起动手灭蚊。

三是上下结合:即楼顶雨棚、地面、地下车库等地方的积水,都要注意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