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第一例本地登革热出现 疫点在广州

13.04.2015  12:56

省卫计委提醒注意预防登革热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粤卫信报道:今天上午(13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最新通报,4月11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今年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目前,广州市已迅速对疫点进行处置,落实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的措施,严防疫情扩散。截至4月12日,广东省今年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境外感染输入性病例21例。

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一直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控工作,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将防控工作抓早、抓细、抓实。4月13日起,副省长林少春率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到佛山、中山、广州、东莞等地督导登革热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今年以来,省卫生计生委多次研究部署登革热防控工作,加强监测,加大督导和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病例早期发现的能力和水平。省爱卫会深入开展了以“清死角、除四害、保健康”为主题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消除蚊媒孳生地。

专家分析,今年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增加,全省各地的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治,市民不用恐慌。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喜在居民家中花瓶、小鱼缸、托盘中的清水繁殖。清理蚊虫孳生地(积水),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希望市民人人动手,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若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头痛肌肉骨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