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获得地方立法权 吁请6年今朝圆梦

28.05.2015  19:01

东莞获得地方立法权 期待6年今圆梦

》》》专题《吁请6载 东莞终圆立法梦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地方立法权终圆梦。今日(28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东莞期待6年之久的地方立法权终于落地。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佛山、韶关、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潮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的决定》,从此刻开始,东莞等9市获得地方立法权。

市人大已梳理一批立法意向项目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俊荣透露,根据《立法法》赋予地方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立法权限,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已经梳理出一批立法意向项目,将报请市委批准。

据透露,5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将召集第一批获得立法权的城市召开座谈会。东莞一旦获得地方立法权,这批立法意向项目将提交给省人大常委会。获得批准后,东莞将着手制定地方性法规。

陈俊荣介绍,这批立法意向项目,由市人大常委会发文给东莞市政府,政府组织召集各部门根据立法权限提出立法需求,并向市法制局提交立法的意向。市法制局梳理与研究后,提交市政府研究讨论,讨论通过后向人大常委会提请立法。据介绍,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我市将在这批立法意向项目中选取部分作为立法选项。

此外,目前市人大着手起草与立法有关的相关制度和办法。陈俊荣介绍,从立项到立法评估、公布、法律实施的评估等过程,每一项程序均需要通过相关制度、办法来保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公开立法,将立法工作落到实处。据其估算,至少需要制定十多个相关制度和办法。

■焦点关注

焦点1:法治环境

干部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总体来看,东莞的法治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治理的主体推动下,逐年向好。”陈俊荣坦言,据其了解,东莞的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通过法制宣传教育等手段,基层的干部和群众的法制意识普遍提高。此外,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也有所增强,依法办事的水平、意识和观念也是不断的提高。

焦点2:体现民意

立法立项向社会公布

陈俊荣介绍,立法立项必须向社会公布,并向人大代表、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据其介绍,凡是向人大提交立项后,市人大将广泛地召开座谈会进行调研,并聘请相关的法律人士作为立法顾问,从立法层面进行研讨。研讨后,还将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进行立法评估等。

知多D:

地方立法权

是指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规章的活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起草、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活动。今年立法法修改后,东莞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首批获得地方立法权设区的市,并顺利通过评估。

获得地方立法权有什么优势?

地方立法权的存在是中央和地方治理分工的需要。地方立法权是地方发挥积极性、更好履行治理职能的制度保证。地方立法权有利于提升立法质量。地方立法权有助于降低立法成本和风险。地方立法权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竞争,推动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