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便群众参与作为制订改革路线图的方向标

21.05.2014  11:13

        我市自今年3月1日全面推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受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东莞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数据显示,今年3至4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3903户,涉及注册资本1468210.9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5%、77.29%。从眼前的事实可以看出,当制度动机改变之后,当顶层设计顺应民意之时,民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动员,社会沉睡的创业热情和投资热情也会被激活的。

       副市长鲁修禄为此特别表示,接下来的改革,要以最便捷为目标。显然,改革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哪些地方发生了政策的肠梗阻,或者是因为制度不透明,引发了民众的猜疑而影响了参与的信心和决心,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战场。改革要改在什么地方,改到什么程度,不是仅由上面说了算,而是要将上下结合在一起,要释放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改过了,革过了,心底老大不愿意的体制“胡汉三”又会回来的。

       改革要以方便民众参与为准则。扩大参与,除了受动员规模影响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扫除参与道路上各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成本障碍等,而这正是改革所面临的深水区和改革所必须启行的真内容。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释放生产力。社会参与恰恰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的难点是松开利益集团捆绑在生产力身上的各种束缚,改革的重点却是要让生产力走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而这就需要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激励民众,扩大社会参与的程度和规模。

       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要深入推进,也需要从现实社会中找突破口,从扩大社会参与需求中找方向。具体来说,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要出台让社会大胆参与、放心参与的政策体系,要构建让社会低成本参与、合法参与的环境工程,要降低各类阻碍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流入的种种屏障,让社会能在一种自由透明和竞争有序的城市中,自由决定投资的方向,自由地处置企业治理各种事项。

       所以,未来工商登记改革要像资本市场改革一样,更多地放手,更好地监管;少一些审批,多一些维护,把应当由社会做主、负责的事情交给市场经济主体,由市场经济规律说了算;不代替市场来做审批,不代表市场经济主体来理事,使自己成为经济活动的领导者、瞭望哨和监督员,使得社会参与不受成本和制度影响,帮助社会参与走上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的道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走向深水区时,社会和登记机构都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否则,改革之潮涌来时,双方都会有不适感。(记者 李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