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广州治水大幕又启 13个单位再签“军令状”
广州几时真正实现“人水和谐”局面?市民拭目以待! 陈秋明 苏俊杰 摄(资料图片)
这次大治水首推河长制主线水民生
羊城晚报记者 张林 通讯员 史伟宗
10日下午,广州市召开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推进生态水城建设。这是继5年前亚运治水之后,广州再次启动全面治水大幕。“我和陈建华市长,还有其他市领导要主动担任跨区河涌的‘河长’,请大家监督!”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如是说。万庆良强调,要建成生态水城,必须落实市、区(县级市)、镇(街)、村四级“河长”责任和各区、县级市的主体责任。
市长陈建华向各区、县级市政府、市水投集团等13个单位下达了2014年至2016年生态水城建设任务书。
奋战三年再现岭南水乡风情
万庆良指出,生态水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按照省的部署要求,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基础上,再奋战三年,努力再现岭南水乡的美丽风情,增创城市发展水优势。
“建设生态水城,必须始终坚持水民生这条主线,针对水安全、饮用水质、水污染及治理等涉水问题下功夫,努力把生态水城建设过程作为聚民心、谋民利、惠民生的过程。”万庆良说。
消除中心城区52个内涝点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部署生态水城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通过生态水城建设,广州市饮用水源保障格局进一步优化,战略备用水源建设不断加强,逐步完善东江、西江、北江、流溪河为引用水源,珠江西航道和一批水库水体为应急备用水源的战略水源格局;城区全面喝上优质水,农村供水水质不断提升,全面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全市供水水质达标实现全覆盖;全市“望天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集中消除中心城区52个内涝点,城市排涝能力不断提高;“五小”水利设施安全达标率70%以上,全市水利设施防御水旱灾害能力持续强化;广佛跨界16条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全市水环境稳步趋好;建成一批生态湖、湿地、沙滩泳场、水库,水生态修复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东濠涌深隧后年才建成
会上,市水务局局长丁强透露,广州市已编制了《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6年)》。水城战略要坚持“水民生”主线,切实解决广州市水环境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相对短缺、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等问题。
丁强介绍说,2014—2016年,水环境生态水城建设主要包括饮用水工程、城乡水安全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等4个方面的内容。“为推进生态水城建设,广州市将市、区责任分工,落实‘河长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生态水城建设的计划具体实施,同时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机制”。
昨天的动员大会对广州深隧工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原计划明年建成的东濠涌深隧工程建成时间节点往后移了一年,2020年之前将再建成4条支隧。
针对城市内涝问题,广州市此前已计划在广州建设深隧排水系统,包括一条主隧道和7条支隧道,东濠涌深隧试验段工程计划在明年建成完工。但据了解,东濠涌深隧试验段工程至今尚未未开工。
记者注意到,在昨天的动员会上,原计划在明年完工的东濠涌深隧试验段工程,竣工时间限制被延长了一年,要求到2016年建成。
此外,广州市深层排水系统的方案也有较大变化,此前的规划是一条主隧道和七条支隧道,但是后来石井河支隧改成了浅层渠箱。昨天,市水务局发布的任务方案中又有比较大的调整,要求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新建猎德涌、驷马涌、荔湾涌、沙基涌深隧支隧。
广州市水务局表示,深隧系统并不是替代原来的污水整治方法,而是在原有治水基础上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