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支柱产业迎来大发展机遇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昨天在广州南沙挂牌,粤港澳三地同步跨入了自贸区2.0时代。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以前海蛇口片区为龙头,再次拥抱深化改革、促进创新的新时代。
从贸易便利化、投融资自由化、营商环境国际化出发,自贸试验区将在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跨境金融风险管控能力等领域砥砺前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企业登记注册享“一站式”服务
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本版称《方案》), 自贸区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政府职能边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为实现这一目标,自贸区将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探索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建立一口受理、同步审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模式,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据悉,自前海蛇口片区纳入国家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规划后,到前海注册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2月底,前海入驻企业数量已超2.3万家,港资背景企业1171家。
前海合作区已经于2014年6月建成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将深圳14个职能部门的相关行政管理事项,整合在这一中心平台上集中办理。涉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信息委等11个部门的69项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事项和涉及市市场监管局、地税局、公安局、人力资源保障局等4个部门的81项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事项,授权前海管理局在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事后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自贸区新政公布后,前海蛇口片区的企业入驻登记手续和流程有望进一步简化、加快,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铺平道路。
三大片区将各有侧重错位发展
广东自贸试验区由南沙片区、前海蛇口片区、横琴片区组成,根据《方案》,这三大片区将各有侧重,错位发展。
其中,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多年以来,金融业、现代物流以及信息科技服务业均为深圳市支柱产业。《方案》的规划为深圳借助自贸区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空间。
前海管理局保税港区管理处副处长周耀荣说,前海加挂自贸区牌子后具有“三区”叠加优势,前海片区具有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保税港区两块牌子,加挂自贸区牌子后,突出更高层面的国家战略,当好“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依托港澳建设个人“走出去”的窗口
《方案》提出,建设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重要窗口。依托港澳在金融服务、信息资讯、国际贸易网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国内企业和个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具体的措施包括:扩大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完善“走出去”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体系。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逐步减少对个人对外投资的外汇管制。允许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按规定为自贸试验区内个人投资者投资香港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提供服务。
中国个人财富“走出去”的关键节点也已来临:去年年底,沪港通正式开闸;今年,深港通有望开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
在个人资产全球资产配置的大趋势下,自贸区鼓励个人投资“走出去”的举措,将吸引银行、财富管理机构等有海外投资渠道的各方都在为此厉兵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