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局召开新闻会通报 近期异常强降水成因及龙舟水预报发布

22.05.2014  20:19

  

图: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22日下午,广东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我省异常强降水成因及龙舟水预报。新华社广东分社、中新社广东分社、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近20家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上,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介绍了近期我省出现异常强降水情况,深入剖析导致近期我省异常强降水的原因,预测今年“龙舟水”趋势,并强调了科学应对频发极端强降水需多方共同努力,把暴雨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近期我省出现异常强降水情况

  林良勋说,2014年开汛早、开汛急,3月30日开汛,比常年开汛日提前了一周,一场暴雨即导致全省开汛。开汛以来(3月30日)我省降水显著偏多50%,具有“沿海多、粤北少;头尾多、中间少;降水强、雨量大”的特点:

  沿海多、粤北少:常年来说,4-5月份,强降水多出现在北江和西江流域的山区,而今年却异常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偏多1.2倍;粤北山区比珠三角相对偏少。

  头尾多、中间少:2014年3月底我省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降水天气,导致全省开汛;以往降水频繁的4月,今年却只出现了一场明显降水,导致雨量不到往年平均雨量的50%;5月以来,我省强降水异常频繁,5月已有16天出现了暴雨天气,雨量较常年平均多了近1倍。

  降水强、雨量大:5月以来,珠三角城市群有多地累积雨量破历史纪录,台山、深圳、惠州分别录得819毫米、441.4毫米、428.3毫米的24小时雨量。强降水造成珠三角部分城乡严重内涝。

   多种原因导致近期我省异常强降水

  为什么今年一场暴雨就开汛?林良勋分析,常年来说,3-4月份大多要经过3轮以上的强降水才达到广东的开汛标准(累计超过1/2测站录得38毫米以上的日雨量),但今年3月28-30日期间,一场暴雨就导致了广东开汛。其主要原因是:

  开汛前广东异常偏暖4℃,为暴雨产生积聚了大量的能量;来源于赤道地区的暖湿气流向华南输送,为开汛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源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在广东上空交汇,形成强烈上升运动,对流天气急剧发展,造成了3月底大范围的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

  为什么5月强降水异常偏多?林良勋指出,2014年5月1日-20日,广东全省平均降雨量为306.5毫米,较常年同期(159.6毫米)显著偏多90%,为197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历史排名第三位)。

  林良勋表示,通常广东夏季风(也叫南海季风)多爆发于5月16-20日之间,季风爆发后为华南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和暖湿不稳定能量,拉开了广东降水集中期的序幕。

  林良勋解释,今年5月上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并占据南海,阻断了1500米高度以上南海季风建立的通道,导致季风至今尚未爆发。但在西南地区长时间存在一个低气压系统,造成800米以下华南沿海维持一条超低空强西南风速带,为持续性强降水提供主要水汽和能量来源。中高纬地区南下的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极易在广东地区交汇,造成降水显著偏多,特别是珠三角和粤东南是水汽辐合中心,成为广东降水5月以来降水最多的地区。

  为什么异常强降水持续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林良勋分析,富含水汽和能量的超低空西南强风速带(800米以下高度)与珠三角喇叭口地形(普遍数百米高度的山体)形成强迫抬升,城市群建筑物引起的地面摩擦辐合和地表加热作用也导致暴雨加剧,形成所谓的城市“雨岛”效应,从而使水汽输送和暴雨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粤北相对较少。

   未来雨情发展趋势研判

  虽然我省入汛以来已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但我省“龙舟水”(5月21日-6月20日)才刚刚开始。根据研判,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并可能导致后期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南海季风将于5月27日前后爆发,有利于水汽通过南海不断向华南输送,导致今年“龙舟水”年景偏重。

  预计,今年“龙舟水”期间,除雷州半岛地区偏少外,我省大部分地区略偏多,珠江三角及东南部可能偏多2成左右。主要降水过程有4次:5月22-23日(暴雨~大暴雨),5月29-31(大雨~暴雨),6月4日-7日(暴雨~大暴雨),6月13日-16日(暴雨~大暴雨)。另外,本周末起将迎来近期少见的晴热天气,本月底强降水将可能卷土重来。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出现异常强降水,导致部分城市已出现内涝灾害,龙舟水期间仍需关注二次致灾;粤北山区相对珠三角前期降水略少,但依然较往年偏多10~20%,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是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易发区,需重点防御山体滑坡、山洪爆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科学应对频发极端强降水

   城市群强降水将可能成为常态

  广东濒临南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降水较多省份。以广州为例,其年雨量达1800毫米,而上海、北京、西安的年雨量分别约为12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广州暴雨日数是上述3个城市的2~6倍。因此,广州出现强降水的概率远比国内大部分城市大。

  今年5月广东强降水异常偏多,并给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带来了严重内涝,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日趋明显,天气易走极端。

   现阶段暴雨预警预报能力

  随着气象科技进步,特别是近年数值预报模式在日常天气预报业务中广泛应用,我省暴雨预报预警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一般而言,气象台在未来10天的天气展望中能大致把握有几次降水过程和出现的可能日期,未来3天的预报则可明确降水具体日期和大致暴雨落区,而在未来3-6小时预报预警中将进一步明确降水时段、强度和具体区域,越临近预报准确率越高。从而形成了目前暴雨预报从展望、预报到预警的由远及近的滚动更新发布流程,更好地服务公众。

  随着经济社会和数字化城市快速发展,社会公众都能感觉到目前的暴雨预报能力与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暴雨预报预警水平,需要加强以下3方面:

  1)加强暴雨水汽来源及通道监测,特别是加大对南海海域的多源气象探测能力的建设。

  2)加强预报预警技术研发,特别是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提升定量降水预报的格点精细化能力。

  3)提高预报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对城市暴雨致灾机理的认识。

   应对极端强降水尤需关注弱势群体

  暴雨灾害的防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才可能把暴雨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外来务工人员对广东暴雨灾害了解甚少,防灾意识淡薄,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和小孩更是暴雨灾害影响的弱势群体,需多了解气象灾害的防御知识,具备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获取预警信息方式,及时采取科学防御措施。

  新闻媒体在暴雨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播和灾害防御报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不断的努力使预警信息家喻户晓,气象预警知识通俗生动,广大公众对预警气象信息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